供应雨水收集利用所需,污水处理设备,玻璃钢蓄水池,过滤装置,蓄水模块,应对各类环境施工方案。

常见问题

技术资料

新闻资讯

免费咨询热线

181 3639 7189
行业百科
您的位置:首页>行业百科>技术资料

海绵城市时代到来,怎样把海绵城市理论应用到湿地公园建设中

发布时间:2022-08-24 19:56:00

在生态设计领域,海绵城市建设是一种重要的指导理论和设计方法,致力于解决城市涝问题和区域气候调整,改善区域水生态环境,有效帮助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城市与自然的有机结合。湿地公园是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利用湿地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生长特性和能量循环过程,实现水质改善、雨洪储存等生态功能。

我们把文章与图片分为两部分,图片适合欣赏建筑设计,文字适合学习景观知识

图片来源:Indigo生态模块住宅 Woonpioniers

1.海绵城市理论的内涵

海绵城市理论是将城市视为海绵,赋予其较大的独立协调能力,在应对各种紧急情况或自然灾害时具有较高的灵活性,提高城市的抗灾能力。海绵功能的主要实现过程是通过一系列工程技术手段,使部分城市建设基础设施在降雨中发挥渗透、储存、滞留、清洁、使用、排水的作用,降低洪峰储存降水,在枯水期再利用储存水,缓解缺水。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可以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良好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

2.湿地公园在城市建设中提供净水作用

湿地生态系统中有许多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它们形成的能量循环系统可以降解水中的富营养化物质。湿地植物还可以吸附和沉降水中的悬浮颗粒。因此,湿地具有物理和化学水平的净水功能,是一个重要的生态净水空间。

3.海绵城市理论在湿地建设中的应用

海绵城市理论的实施是促进城市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海绵城市理论与城市园林设计的结合,反映了绿色基础设施在城市化建设中的突出地位。将城市发展与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相结合,是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之间矛盾的重要措施。

4.提高湿地蓄水效率,是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湿地是蓄滞雨洪的关键作用。在湿地公园建设过程中,要尊重自然绿地的透水效率,不破坏原有场地的渗水面。这样既能最大限度地保护自然海绵体,又能为城市园林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要尊重现有场地基础,保持自然渗透面,避免使用混凝土、石材等低透水性池底。在季节性降雨变化较大的地区,可以在池底下预留储水罐,供季节性储水回用。在旱季,自然储水满足了雨城的要求。

5.园路设计是湿地公园的关键内容

从海绵城市的角度来看,花园路是湿地公园下渗率低的组成部分,是雨水汇流的路径。花园路的设计应首先考虑雨水径流过程,结合公园地形,借助地形梳理雨水走廊的方向。花园路作为雨水汇流区,需要考虑路面排水方式,可采用高差法和侧排法:高差法是花园路面高于两侧绿地,使雨水自然流向两侧绿地;侧排法是在花园路两侧设置排水沟,道路积水排入两侧排水沟。

6.铺装设计

在湿地公园的道路、广场及平台的建设过程中,为实现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对雨水的管理和调控效果,尽可能地采用透水材料。透水材料具有透水、透气性强的特性,可让雨水快速渗透地表,更有效地减小区域汇水洪峰,减少地面雨水汇流量。透水园路路面可以有效回补地下水,改善地面植物和土壤微生物的生存环境;透水广场可以结合地下预埋储水系统,收集雨水用于补充公园景观用水和公厕用水,有效实现海绵城市“渗”和“用”的要求。

8.驳岸设计

驳岸是湿地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湿地公园建设中,避免将驳岸进行渠化设计,要尽可能地采用自然驳岸,这样才会保证海绵系统的完整性。在水流冲刷面,为抵抗水流侵蚀,可以采用自然抛石驳岸的做法增强驳岸的强度;石块间的自然孔隙,可以作为鱼虾等水生动物的栖息地,自然驳岸的处理手法是兼顾海绵系统和生态系统有效运转的建设途径,在海绵城市建设中要加以推广运用。

在湿地公园的建设中合理融入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可以使公园的湿地生态功能和城市海绵功能联动发展,集城市休闲功能与自然生态功能于一体,更高效地发挥城市公园的作用,在营造宜居环境的同时,又能解决一部分城市问题,通过低影响、低投入、高保护的设计方法让自然做功,推动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标题:海绵城市时代到来,怎样把海绵城市理论应用到湿地公园建设中

Copyright © 2022 江苏海云水利用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1051512号

XML地图TAG 

181 3639 7189